日前,中期改款后的起亚K3上市。
整体看来,起亚K3在外观方面的改动并不大,主要是对前脸部分进行了微调,虎啸式前脸和熏黑设计给K3增添了几分运动元素,定位更加年轻化。并且,新车在内饰方面配置更加丰富多元,增配的前后排头部气囊、Type-C快充充电口、空气净化系统等配置,在对乘车人对保护和驾乘体验上有所提升。
新款起亚K3共将推出六款车型,官方指导价为11.29万-14.39万元。不过,在综合优惠后,“放飞价”只有8.99万元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021款车型起售价为10.98万,现款车型定价相比于此前车型价格下调了两万元。
不难看出,起亚这一番降价反增配的操作,无疑是希望新款K3能重新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。只不过,结果很有可能讨不到好。因为,从经销商到消费者,都逐渐对起亚丧失信心和信任,而这份失望也直接反映在起亚的销量数字上。
2022年,起亚全年在华销量仅94345辆,同比跌幅甚至超过了40%,这不仅是起亚近五年来所遇最大跌幅,也是其连续第四年出现销量下跌。甚至,这一点早在去年12越就已经被坊间下了定论。
至于,为何坊间如此断定起亚销量会再度走低,究其根本,还是起亚失了人心,不再讨消费者喜爱。
一方面来看,起亚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降低。
无论是经销商闹出“退网门”,爆出起亚无车可卖、无车可提的情况;还是旗下车型深陷“机油门”,KX5连续四年四次召回中,两次都与机油增多问题有关,都给了消费者一个隐晦的信号,起亚车款老还问题多。除此之外,起亚别的小毛病也不少,如做工用料差、大量减配置、安全漏洞大等等。种种问题叠加起来,使得大众消费者对起亚印象越来越差,口碑暴跌和品牌影响力弱化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从另一方面来看,国内车市在几年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。然而,这时的起亚却掉了队。
早年间,起亚靠高性价比和出众外观树立起来的产品力优势,已经不足以应对如今的市场挑战。特别是,随着国产车的崛起以及德日车企的转型下探,起亚的产品力在上下夹击之下变得越发不起眼,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再加上,起亚的产品布局比较单一,而且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,产品力提升有限。这也就导致,起亚无法有效吸收转化用户,甚至就连原有用户也在不断流失。
更不利于发展的是,起亚还没能与现代形成有效的差异化销售战略。虽然,不少车型是在同一平台生产后,分别放在两个品牌下销售。但随着“降价换销量”成为两家车企的主要销售策略,这就导致旗下产品不仅没能形成错位竞争,反而迎来“同门内斗”。
不仅如此,起亚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也比较羸弱,电气化推进落地速度缓慢,目前仍以“油改电”车型为主。
对此,起亚拿出了New Kia战略,计划扩大在华投资并导入更多的全球车型和新能源车型。显然,最终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想要重回主流赛道,抓住中国市场这个“大蛋糕”。
按照New Kia计划,从2023年到2027年,起亚将以EV6为起点,每年在中国市场推出至少一款E-GMP平台专用电动车。只不过,作为起点的起亚EV6,首次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已经是2021年4月的事情了。尽管彼时官方宣称,EV6将于2022年实现国产,但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。
尽管起亚表示,EV6将于2023年内上市,但这一次是否还会延期,我们无从知晓。不过可以知道的是,起亚入局太晚,而造新能源汽车的推进速度,既比不上同为合资品牌的大众、丰田,又追不上国内自主品牌。
且不说,智能、服务、互联等概念卖点,被已经入局的车企几乎瓜分殆尽,而性价比、高端化等路线也挤满了各种品牌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对于入局太晚的起亚,市场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。
对于起亚而言,燃油车销量逐年走低,电车又迟迟不上市,如此情形之下,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根“救命稻草”,恐非易事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删除)
汽车门网,更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,查询相关车型投诉信息请点击汽车投诉按钮进入。